close

 

在寫這篇網誌前,我想了很久。

基本上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沒有任何的政治立場,甚至
我活到這把年紀了(QQ),完全沒有投過票,我對政治很
冷感,我有大陸朋友,而我從不提及敏感話題,因為我認
為「政治不是死老百姓玩得起的遊戲」。

所以倘若有人針對我發表的內容,硬要給我扣帽子,幫我
染色之類的,麻煩省省力氣去找別人吧!

好的,前面廢話太多,讓我來談談這本書。講到台灣的近代史
就不得不提到幾次政權的轉移,所以才會有我那長長的前提,
不過我想它還是應該被歸類在歷史類。


我從國中時期開始接觸關於228的各種資訊,那時沒有網路,
此方面的書籍也少得可憐,對於台灣社會早期的印象,幾乎
全來自我的父親,他告訴我蔣某人下令槍殺台灣人之類的訊息
,那個時候我應該可以稱呼為小綠綠吧XD(不是總統府旁那個
小綠綠>"<)

而到了高中大學時期,斷斷續續的閱讀了關於228事件的書,
不過整體來說,算是相當的片段且區域化。一直到上上禮拜,
我在報紙上看到侯孝賢導演評論艋舺的新聞,突然想起他的
經典鉅作「悲情城市」,於是乎當天晚上熬夜看完了,看完了
之後呢,我對於劇中的某些情節感到好奇與不解,又上了PTT
八卦版去搜尋相關討論(正好在228紀念日前後,直覺八卦板文章
一定很多),其中有篇文章引用了「被出賣的台灣」一書中某一段
文字,引發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在此我也將它引用出來:

 

『「以我們的在台經驗,極清楚前行政長官陳儀的施政已使人民對
中央政府離心,許多人不能不感到,日治下的台灣情況反而比較良善


中央政府失卻了向中國人民和世人表明其有能力勵行廉能政治的
良機,它不得不歸咎於共黨或特異份子的活動。台灣人民殷切期望
自日本桎梏下解脫出來,然而陳儀和其劊子手卻以殘忍、腐化、貪婪
、倒行逆施的種種暴行加諸於和睦的人民身上,陸軍則以征服者姿態
行事,秘密警察公開恐嚇,並助紂為虐協助中央官僚剝削人民......

這島上盛產煤、米、糖、水泥、水果和茶葉,水火力發電也頗富饒。
日本人早已把電氣化施行到偏遠地區,並已建設優良的鐵路、公路網線
,百分之八十的人民有閱讀、書寫能力。中國大陸之情形卻正好與此
相反。

各種情勢顯示,台灣人願接受美國保護和聯合國託管,他們懼怕中央政府
會榨取台灣人血汗,以供奉搖搖欲墜、腐化無能的南京政權。我相信他們
之恐懼是有其根據的
。」


美國陸軍中將魏德邁致國務卿  1947年8月17日 
                                   (中美關係白皮書 第309頁)』

就是這段文字,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再加上鄉民的強力推薦
(沒辦法我也是鄉民XD)火速的在網路上搜尋購買的訊息,不太好買,
總之買到了。

 

作者是George Kerr,是二戰後的美國官員,曾親眼目擊二二八事變及
三月屠殺事件。透過他的觀點及職權,用外來者的角度去看台灣歷史,
也用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看中台美關係的演變。

 

而故事是從荷蘭侵占台灣那年開始說起的,本來我買這本書是為了搞清楚
二二八事件,翻了幾頁不免傻眼,但看到後面就明白為什麼關於台灣的故事
,必須要從這麼早之前開始說起。

 

在作者的觀察中,台灣就是不斷的易主,而自己卻永遠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對於蔣氏政權的登陸,其實在當時造成錯綜複雜的情結,一方面認為中國
人與台灣人本是同根生,理應在這塊土地上共同耕耘,另一方面卻又為當時
的來台中國人大肆掠奪及鄙視台灣人而感到不解。這種複雜的情感,加上
陳儀政府在短時間內造成的社會衰退以及燒殺擄掠,才導致了這件悲劇的發生。

 

而美國在那個時候做了些什麼呢?台灣問題在二戰結束後,因為國共內戰
隨之發生,於是一直不被美國和當時的國民政府重視,而陳儀政府三番兩次
的以惡意的手段,企圖讓美國人知道「這是內政問題,不允許你們外國人
干涉!」
所以美國政府在處理台灣問題時,態度是曖昧不明的(跟現在很類似啊)。

 

重點就在於,當美國與中國南京政府交涉的中間,台灣人的聲音被忽視、
被陳儀政府掩埋的乾淨俐落,當國家的人民不再盼望政府,而將待援的手
伸到國際間,甚至樂於成為「外國人」,只為得到安居樂業的生活時,
是多麼可悲的心情。

 

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關心台灣的讀者,並希望閱讀的人,不要帶有任何
政治立場去解讀其中的任何敏感文字。

 

能說原諒的,只有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屬;
不能遺忘的,是我們的政府和後代子孫。

 

書名:被出賣的台灣
作者:George Kerr
譯者:陳榮成
前衛出版社發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cat 的頭像
    wucat

    宅貓線上

    wu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